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基督教信仰》读书报告(上)

第一部分:内容概要

第一章:中世纪哲学 

哲学不是从中世纪开始,不过对于讨论哲学与基督教信仰的关系来说,这个时期是很好的起点。首先要看的是中世纪思想的根源。从一个比较宽广的角度来看,中世纪跨越了一千年,从五世纪至十五世纪,扎根于早期教会,延展至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早期教会对于世俗哲学可以说是种爱恨交织的态度。查士丁(Justin Martyr)认为基督教信仰是唯一可靠且有益的哲学;但特土良(Tertullian)却认为哲学是一切异端的土壤,坚称没有信仰的世俗智慧是虚空的。与这些辩论同时进行的还有与诺斯替教派(Gnosticism)及摩尼教(Manichaeism)之间的争战。诺斯替主义甚至被认为是一种希腊化的基督教,是基督教被希腊哲学同化后的形式,不过最近的学者倾向认为这是一种源于犹太主义的宗教融合。

这一切的集大成者是奥古斯丁。信主后的奥古斯丁,其思想受到过多少哲学观点的影响是至今在学者中间仍在辩论的事。不过,《圣经》中上帝的道是影响奥古斯丁的主要来源。总之,中世纪的思想是基督教信仰与外邦哲学的混合物,一方面教会受来自《圣经》及奥古斯丁作品的影响,从这些著述中学习到有关上帝、创造、拯救等教义;另一方面,中世纪也继承了希腊哲学的遗产。希腊哲学概念通常被用来为基督教信仰辩护。

这从另外两位重要的神学家安瑟伦(Anselm)及阿奎那(Thomas Aquinas)可以看出。按照通常的解释,安瑟伦被认为沉溺于自然神学。他试图不以基督教信仰及教导去吸引人,而是从理性角度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不过,卡尔巴特的认为,安瑟伦只是想要让人知道,人不可能用他们的理性来否认永活的上帝。如果卡尔巴特有关安瑟伦的观点正确的话,那么对于安瑟伦来说,哲学的目的只是让人深入地理解基督信仰。

另一位是阿奎那(Thomas Aquinas)。他的神学就像一块合金,有《圣经》教导,教会传统及哲学思想。其神学思想中比较突出的是有关上帝存在的五种论证。不过,这些论证本身并不能真正证明上帝的存在,因为这些论证本身并不能证明其所论证的上帝就是基督徒所信仰的上帝。故此,阿奎那绝不是要用理性来消灭信仰或降低启示的重要性。他这样做只是为了借着两阶段进程来呈现基督教。第一步,用哲学的辩论奠定基础,第二步,试图以基督教教义的吸引力来完成这项工作。

第二章:从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时期

现代思潮源于十六至十八三个世纪,在这三百年里,虽然新教内部继续延续着宗教改革,约翰卫斯理,怀特腓等人带动复兴运动,给教会带来新的活力。但另一方面,在那个年代,理性主义仍十分活跃,如浮士德便否认三位一体、代赎等教义,将其当作不道德及非理性的。总之,这三百年受到某些思潮的支配。

首先是,重新发现了上帝;其次是普遍对世界,尤其是人类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它始于十四世纪的文艺复兴,表现为对文学、建筑、艺术,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关注。虽然宗教改革家对中世纪的自然神学不感兴趣,也不再继续寻找上帝存在的自然证据。但不久后,一些人就开始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科学能解释自然界的一切,那么是否还有什么空间留给上帝呢?如果是这样,上帝如何合乎这样的世界?围绕这个问题,产生了各样且相反的答案。有些哲学家相信上帝,有些不信;有些使中世纪有关上帝存在的论证再度兴起,有些则攻击他们。笛卡尔(Descartes)甚至颠倒了次序,将“借着世界证明上帝”转变为“借着上帝证明世界的存在”。就这样,上帝被挤到世界的边缘,甚至被推出世界之外。

那么,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马丁路德,是怎样看待理性的呢?路德在威登堡最后一次的讲道中提到“对理性的反对”,他将“理性”称之为“邪恶的娼妓”,将亚里士多德形容为“敬虔教义的毁坏者”“仅仅是一个诡辩家与吹毛求疵者”“寓言的发明家”“讨厌的哲学家”“公山羊”“瞎眼的外邦人”等,这仅是画面的一半。但是现代的研究者指出,路德并未如此定罪于理性,他真正要攻击的目标是“理性的滥用”。事实上,路德与加尔文等人同时提到有关上帝的两种知识,一种是人里面的上帝意识,但因为人的犯罪,其属灵的知觉变得相当迟钝;另一种是上帝在《圣经》中的自我启示,启示自己不仅是创造者,更是在基督里的救赎者。不管人们如何理解特殊启示与普遍启示的关系,但改教家们对哲学其实并不怎么感兴趣。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改革生命、敬拜及上帝话语的教导。综上所述,对于改教家来说,哲学是引导人认识真理的途径,他们所做的乃是对安瑟伦及经文注释家们的接续。

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者从上帝的话思考这个世界,但十七世纪的理性主义者所看重的不是来自上帝,而是来自世界。他们中的许多人是科学家,在数学、几何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不是没有宗教的人,上帝的观念在他们的思想中也或多或少占有一席之地。但问题是他们并不注重与上帝建立个人的关系,却是迷恋于所谓的普遍的宇宙法则。他们的观点决定了他们在认识上帝的过程中如何受到自己计谋的影响。这些人包括了笛卡尔(Descartes)、斯宾诺莎(Spinoza)、莱布尼茨(Leibniz)等,当然,帕斯卡(Pascal)是例外。他在宗教方面的观点是非常特别的,他的上帝不是理性主义者所假设的上帝。在他看来,人的心就是理性,那正是理性所不知道的,能意识到上帝的是人心,而不是理性。人心正是信心之所在。

至于经验主义,重要的代表人物有洛克(John Locke)、贝克莱(George Berkeley)、休谟(David Hume)等。洛克拒绝了理性主义者所谓人的心有“不证自明的观念”,他认为人心就像一张白纸,从外部接受事物的印象而已。贝克莱在洛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观念,他认为即便事物按着人所能察觉到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客体将会随着事物的离开而停止存在,因为他们总是能察觉到那无限的思想,上帝。休谟将这种经验主义发展到了极致,产生了极端的看法。他认为不管是外在于人,还是内在于人,人所能觉察到的只是一种“物质性的想法”,除了一堆收集到的简单的信号就没有别的了。这些只是由人的想象所构成的,并且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借此使我们能回忆起来,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其他人,那只是一堆“收集物”而已。

到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大陆出现了启蒙运动。在法国,有卢梭(Rousseau)、伏尔泰(Voltaire),在德国有,莱辛(Lessing)及康德(Kant)。他们都拒绝传统的基督教信仰,并且都沿着英国自然神论所绘制的路线越走越远。卢梭使人自己成为他所参照的中心,却仍没有抛弃宗教。伏尔泰认为自己是个有神论者,但根据他那本《哲学词典》,他的神只是“至高的存有”。莱辛认为在历史中的偶发性真理永远不能成为绝对真理的合理证据。至于康德,他的知识论是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混合物。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他的观点,“原始的质料”是借着感官使人对外部世界产生的知觉而构成,这是不可避免的人的心理机制。当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应用在对上帝的认知上时,他认为上帝作为客观的实体是不能被证明的,另外,上帝的存在也同样不能被理性所推翻。

(未完待续……)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